霍富强:边城印象 | |||
2025/5/16 10:00:04 散文 | |||
我读完《边城》,真相信沈从文先生的话,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便开启了边城之旅。 从秀山,经洪安,到茶峒,已被边城一种静谧悠远的气息所笼罩。这座藏在重庆、湖南、贵州交界的边城,因先生的妙笔而闻名遐迩,当双脚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惊觉文字里的诗意早已渗透进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中,等待着每一位向往边城的人去探寻、去触摸。 正如先生所言,“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茶峒的老街,像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卷。街边的吊脚楼依山傍水而立,木质的结构虽已略显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雕花的门窗、翘起的屋檐,处处彰显着湘西建筑的独特韵味。沿着蜿蜒的石板路,缓缓走向茶峒古渡,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仿佛镌刻着无数过往行人的故事。 清水江面碧波荡漾,慕名鸟儿掠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古渡旁,我买了两元的船票,坐上了翠翠和爷爷守候的“拉拉渡”,亲身感受清水江上承载着无数回忆。一根粗粝的钢索横跨江面,船夫手握木桨,借着钢索的力量,将渡船从一岸划向另一岸,木船划破江面的涟漪,发出细碎的声响。坐在船上,看江水悠悠流淌,两岸青山如黛,云雾缭绕山间,恍惚间,仿佛走进了先生笔下翠翠与傩送邂逅的画面。是啊!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边城在初夏时节显得格外宁静祥和,增添了浓郁的商旅气息。行走在边城,偶尔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苗家姑娘背着竹篓,哼着悠扬的山歌缓缓走来,手中还拿着几个刚买的苞谷粑,玉米的香甜混合着山歌的韵律,与江水的流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边城乐章。 如今的茶峒、洪安老街多了翠翠的茶馆、饭店,我被一股醇厚的茶香和食物的香气吸引。刚出锅的糯米腌酸鱼正滋滋冒油,金黄酥脆的鱼皮裹着软糯的糯米,混合着腌制发酵后的独特酸香,让人垂涎欲滴。在这老街的烟火气里,岁月仿佛也变得悠然自得。 白塔、语录塔、拉拉渡依旧徘徊和矗立,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留下了的红色足迹。山水的灵动、老街的故事和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编织出了一场如诗如画的梦境。我驱车渐渐远去,边城的印象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成为心底最柔软、最难忘的一抹风景。 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与繁华,最质朴的生活正是最纯粹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