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保障上海能源安全,绿地与中煤年合作煤炭规模翻倍至1000万吨

2025/5/18 9:23:00    要闻
  4月28日下午,西班牙、葡萄牙发生大停电,国内舆论场迅速聚焦于此。几乎同时,“浙江一位电力工人仅用0.13秒就恢复电力”也冲上热搜。两个舆论热点,引发公众对电力系统韧性的“深究”。

  西葡大停电影响规模大、范围广、复电耗时长,被认为是近年来欧洲记录到的最严重事件之一,超5000万民众生活节奏被打乱,交通、通信、医疗等关键领域停摆。虽然截至发稿,事故原因尚无定论。但从事故初期的多种猜测,到西班牙官方近日表示调查方向涉及“一切假设”,凸显现代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舆论认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多重困境,主要体现在电网结构脆弱、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以及电网基建老化等方面。比如,西班牙与法国仅通过几条跨境线路互联,当400千伏超高压线路因温差骤变引发振荡时,孤立系统缺乏外部支援,导致全网崩溃,这与西葡电网与欧洲互联容量仅3%直接相关。又比如,事故发生前6天,西班牙刚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然而极端天气导致“风光”发电骤降30%,而储能容量仅占装机的2.65%,系统调节能力无法应对功率波动。这也印证了国际能源署的预警——在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后,次秒级动态平衡能力将成为电网安全的“生命线”。

  无论是电网互联性不足,还是电力系统调控无力,都是当下各国能源转型,尤其是高比例能源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最为关注的议题。在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我国电网全国互联、智能自愈、统一调度,以及“火水核风光储”并存、“源网荷储备一体化”的电力系统格局,凸显出先进性和优势。

  我国通过“西电东送”等工程实现“五横四纵”特高压网架,进而实现全国互联的电力输送网络,让区域间电力调度更加灵活高效,确保局部故障不引发大面积停电。同时,电力供应结构多元化,多种发电方式协同发展,且多能互补。通过储能系统规模化部署和煤电灵活性改造,加速调节资源布局,逐步破解新能源波动影响电网安全的困局。

  再看西葡大停电,舆论质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电网稳定性造成冲击,但这绝不应该成为阻碍能源转型的理由。5月7日,西班牙官方表示,本次事件与可再生能源没有关联,并强调西班牙政府将继续支持发展绿色能源。但不容忽视的是,西班牙过早淘汰一部分作为基荷电源的煤电,此举削弱了系统的稳定性。这警示各国在推动能源革命的道路上,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保留必要传统电源作为“稳定锚”。

  欧洲黑启动耗时16小时的惨痛教训,凸显分布式自愈系统和“多能互补”体系的重要性。中国0.13秒复电技术证明:通过配电网故障隔离自愈系统,可实现毫秒级精准定位与恢复。我国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的调控能力,为欧洲提供了重要参考。深化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共享电网韧性建设经验,是提升能源韧性的关键路径。

  伊比利亚半岛仅3%的跨国互联率导致救援迟滞,这体现出强化跨国合作,提升区域电网互联水平,实现“互济性”的战略价值。中国模式与国际探索为欧洲互联调度提供经验借鉴。

  现代电力系统的韧性,既是技术实力的彰显,更是治理能力的体现。从极速响应到跨国能源动脉的构建,我国正在以实际行动书写新型电力系统的全球范本,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戚颖璞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