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熊南辉:企业良性循环必须正视的三个问题

煤炭资讯网 2017/3/27 17:18:14    论文、言论
    在企业,管理有时效和长效之分。除了应急性工作需要突击管理抓时效之外,长期的生产实践都需要长效管理。靠死盯死磕和常抓不懈都不是促进长效管理的最佳办法。

    从生产现状看,管理的良性循环不难想象:区队兑现“劳有所得、干有所值”,员工敬业,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稳步提高,施工质量和工效跟进见长,最后区队效益和员工待遇同时稳中有进。显而易见,良好管理机制是促进生产良性循环的关键。我们的企业,一边有大量事可做,一边员工又希望多做事挣钱。剩下的管理,只要能保障员工安全做事、能规范员工怎样做事,能激励和约束员工坚持做事,最后的结果应该是皆大欢喜,但事实情况总是充满了变数。我们的现实管理机制总是悄悄规避了很多不该绕过的硬伤,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想看到的结果。
 
    身为管理把关者,有义务和责任把安全生产带进良性循环。要建立健全有保障的长效机制,必须要敢于直面并处理好如下三个问题。
 
         一、待遇瓶颈是良性循环的突破口
 
    利益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员工,所有人都会考虑现实利益,一旦在企业现实管理中,各阶层利益关系处置不当,企业管理便会遭遇待遇瓶颈,这不是单纯的员工待遇高低问题,而是体现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利益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冲突。如何理顺利益关系,寻找到企业、干部、员工协调发展的共赢点,是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的突破口。
 
   员工对基本待遇的诉求表现为两点:一是个人工作和待遇是否对等?二是集体分配是否合理平衡?在员工心里,通过大环境的横向对比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都有个对基本待遇的正常期望值,如果能达到预期,员工一般都会敬业,容易管理。反之,员工就会反思,就会对整体分配、待遇平衡等种种问题变得敏感,并还可能就此衍生出更多不良情绪,最后都会无一例外体现在工作态度上,反制管理。
 
   有一句管理上的经济学名言这样说:节省在员工身上的钱,远远不及员工怠工、误工、窝工所造成的浪费大。言外之意是明显的,充分尊重员工,才是管理之道。这一点,在私企管理中已经走得较远。去年年底,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一篇报道《永远不要算计员工》,就从一个发达私企的角度,形象阐述了员工是企业的根本推动力。
 
   什么时候能综合权衡员工合理的待遇期望值,别让员工只在干群平均工资中“被增长”,突破待遇瓶颈便指日可待。
 
         二、人情是把双刃剑
 
    好的管理讲究人性化,而非人情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有原则和管理底线的条件下,充分把握人情,做到以人为本,它会像润滑剂,融洽关系,调动积极性,使管理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就是人性化管理,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员工共赢。而人情又是把双刃剑,倘若私心太重,背离原则,人性化就会演变成人情化。完全可以想象,在一个队伍里,若职务工种分配、工作任务分配、待遇利益分配等等,都以私心为重,其结果必然会走向两极,一极拼命疏通关系,可以不怎么做事也不怎么管理,还照样拿不菲工资;一极老老实实做事,所得始终不多,又无处申诉,到头来都无奈变成“敲钟和尚”,其长远的危害后果不难想象。古语说“时时处处任人唯亲,谋私利者便会见缝插针,泛滥成灾,”这都指的是人性的劣根性,会反过来严重束缚管理。身为管理把关者,不能不重视。
 
   人性化管理就是由事及人,谋共赢;人情化管理则是以人及事,牟私利。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不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和侧重点,一旦失去原则,管理就难以突破人情障碍,就容易走向混乱。
 
        三、少一点盯防,多一点协调和服务
 
    我们都善于搞突击管理,但长效管理都是短板。这除了以上两项制约因素影响之外,管理还有精细和粗放之分。常言道,粗放管理出刁民。总有一些人,是不按套路行事的。头脑灵活,用好了就是快料,没用好就会变成一把刀。一旦管理粗放,有空可钻,他们便见缝插针,投机取巧。表现为做事偷工减料,避重就轻,能懒则懒,唯利是图。前有“表率”,后有跟样,久而久之,管理会变得涣散,而失去执行力。
 
   粗放管理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以罚代管。一遇到困难,就挥动处罚杠杆相要挟,强制执行,迫使服从。时间一长,更有时候,甚至连罚本身都会变味。虽然适当的处罚,在管理中能发挥出积极的约束实效,但不能因此而养成习惯,并发展到凡事通用的地步。处罚时机和处罚多少随时都会使员工心态产生微妙变化,基层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的不良后续影响,否则管理依然很难进入状态。
 
    某外包队负责人坦言:“我们的过程其实简单,大致就是: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然后统筹协调,搞好服务。” 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管理不要一味靠死盯严防,要转变态度,准确把握人心,少一点盯防,多一点协调和服务。或许这就是有效的精细管理之道。
 
   良好的循环,必定有良性的机制保障。这些机制的建立,如果都能正视以上敏感问题,以广泛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立足点,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企业有效益,干部享受管理,员工安居乐业。


作者:,江西丰城曲江公司 熊南辉      编 辑:肖平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