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亮剑煤海砺“初心”——记山西晋煤集团寺河矿副矿长王剑强

煤炭资讯网 2018/5/18 9:49:23    人物展示

  题记:一个敢于亮剑,临危受命的人,一定是责任在肩,成竹在胸。这个生于煤城,长于矿山的“秀才副矿长”,面对高瓦斯突出矿井生产衔接的重重压力,临危受命,不屈不挠,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掘进提效、生产衔接、工艺优化工作中,用羸弱的身躯撑起领导的重托与兄弟们的期望,为打造本质安全、创新高效、绿色人文品牌示范矿山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用17年的摸爬滚打印证了火热的“乌金之恋”,以百折不挠的胆魄诠释了一个“煤黑子”的耿耿初心。

  王剑强,中共党员,工程师,现任山西晋煤集团寺河矿副矿长。2001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过一线队组技术员、副队长、队长和业务部室副职、正职等多达数十个不同的岗位,工作范围涵盖技术管理、业务保安、安全管控、生产调度和绩效考核等多个领域,不同岗位的历练再加上多年基层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使得他从初出茅庐时的大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卓越的煤矿管理者。现如今,无论生产组织,还是创新创效,对责任在肩,敢想敢干的他来说,早已驾轻就熟,亮剑必胜。

  “不深入现场就没有发言权”

  七月流火,一波波热浪迎面袭来,不免让人有些透不过气,在烈日的灼射下,不出几步路,便汗流浃背。对于刚上任副矿长的王剑强来说,那短短的一个月里,是他人生中的又一个“美好回忆”。

  为了迅速掌握矿井安全生产布局,接连数日,他马不停蹄的奔波于五大部室和各大系统之间,井上井下连轴转,身着的白色衬衣几乎每天都要洗一遍。几近深夜,静卧床前的他,仍在不停地思索着,谋划着,脑海里满是乌黑的煤海。他不断提醒自己,要想在百里煤海排兵布阵,决胜千里,必须深入现场,对整个矿井生产布局、技术工艺了如指掌。眼光敏锐、果敢睿智的他给自己定了条规矩:“不深入现场就没有发言权。”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的足迹遍布东西两井近十几个工作面,光是井下用的胶鞋就穿烂了三双。每到一个工作面,他都会询问一下生产情况、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悉心留意生产技术工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上井后便一头扎进办公室里,精细推演,反复验证,在一次重要会议中他果断向领导提出:“目前,矿井生产衔接较为紧张,工作重心应放在东六盘区首采工作面和西三盘区首采工作面圈定的的生产组织上,加快W2302、W3301和W2303等工作面的施工进度,迅速推进东六盘区和西三盘区系统形成和东五东翼集中巷道的维护工作……”一席思路清晰、井井有条的分析汇报,使他的布局规划获得在场领导的一致认可。

  “谋事在先,超前管控是身为一名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熟悉王剑强的同事们都知道,他脑子活、点子多、做事认真负责。特别是在引进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解决生产衔接难题上尤为突出。

  王剑强常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辈辈穷。”他也一直用这话勉励身边的同事。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同样也是寺河矿产能接替的转折攻坚期。全年要进行6次末采、5次初采,5次撤架、6次安装,生产任务十分艰巨。为了构建紧平衡条件下的集约高效生产模式,王剑强吃在井下、住在现场、干在工作面,采取系统思维、超前谋划。为了一举拿下生产衔接这个难题,他按照寺河矿“2·3·5”产能接替规划蓝图,提出了西三盘区南北翼跳采,西二盘区配采的“两翼跳采”生产方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矿井衔接紧张局面,还可为后期开采提供安全保障。

  W3301工作面圈定作为三年计划中“两翼跳采”的重要一环,其切眼、尾巷、辅助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一度出现地质构造复杂,瓦斯制约严重等困难,安全快速掘进遇到很大挑战。王剑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睿智果敢的他决定亲自挂帅,在进一步优化掘进队伍分工的基础上,要求各业务部室和施工队组采取“两会三汇报”措施。每周组织专家组成员召开一次生产组织协调会和瓦斯地质会,集中解决队组停掘、任务不达预期、地质瓦斯条件异常等问题。

  “王矿长,你停下来歇息几天吧,现场不是还有我们盯着吗,你放心,保证完成跟班任务。”一块儿现场跟班的安全管理部小郭劝说到。连续数日的井下跟班,使王剑强双眼通红布满血丝,身体处于极度疲惫状态,他清了清沾染煤灰的嗓子:“没事,这点苦算不了什么,我撑得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天一落实、一周一考核、一月一兑现”任务机制推动下,W3301工作面实现了较计划提前7天圈定的目标,5304工作面更是创下了仅用2天就完成末采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建矿以来300米工作面用时最短、质量最高的末采新记录。

  “要想打破衔接瓶颈,必须在掘进提效上想办法,我们应重点围绕煤巷、岩巷、巷修三条作业线提升,紧盯大系统管理,突出业务部室服务指导功能,加快推进装备升级、工艺改进步伐……”在一次业务部室协调会上,王剑强一边阐述自己的方案,一边和部室反复论证上进尺办法。

  在掘进提效的那段日子里,“开会+跑现场”两点一线的工作节奏成了他的生活日常,加班加点早已是家常便饭,本就瘦弱的身上又缩小了一大圈。在他的超前谋划和精准管控下,2017年,寺河矿日均进尺突破176米,最高日进尺达240米,单队月最高进尺730米,创下建矿以来的最高水平。

  “搞生产的这些年,最自豪的是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

  在身边同事的眼中,王剑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技术控”。无论是开会场合,还是上下班途中,他常常勉励同事们:“不管开展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励志创新、大胆实践,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一次下井带班过程中,他发现采用连掘、综掘工艺的队组使用40T溜子出煤时,职工劳动强度高、故障频繁,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迅速解决这一难题,高频次、长时间的跑现场、开协调会、研究图纸资料、到业务部室定方案措施,他愣是一项都没落下,从40T刮板输送机的改造优化到使用皮带代替出煤系统,再到1米简易皮带的优化,王剑强从大处着手,每项细节坚持做到臻于至善。

  在出煤系统改造上,他取消了传统皮带“减速器+电机+滚筒”复杂的驱动系统,仅需一个电滚筒就能实现传送。同时使用油缸涨紧系统代替以往的绞车涨紧、手动涡轮涨紧方式。改造后的1米简易皮带,长度只有200米,大架仅为6米,储带仓只有原先的1/9,安装不仅方便快捷,更是实现了用人少、故障率低、运输效率高、便捷操作的目标,矿井掘进提效至少增速20%。

  身为“技术控”的王剑强说:“尽管我从技术岗转到了管理岗,但引以自豪的事情还是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他先后主导完成了《综采工作面双掩护架回撤技术》、《大采高工作面过空巷支柱支护技术研究》、《寺河矿东五盘区一次使用巷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大采高工作面三角区无机注浆加固技术研究》,多项成果先后被评为晋煤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

  “当好桥梁纽带,让职工成为最大受益者”

  在与王剑强的一次攀谈中,当谈到责任这个话题时,他说到:“作为一名管理者,最大的成就不是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有什么样的成果,而是你的管理是否让职工受益。”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是王剑强担任管理人员以来一直就有的梦想。

  在西三盘区的一次带班过程中,他发现由于西三盘区坡度大,人车、料车调度紧张,特别是职工上下班,每次都需要在西三辅运胶带巷12#横川候车点和西二盘区来回折腾,不仅上下班路途长,而且特别耗费时间,给职工休息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西三盘区目前共有8支掘进队伍,这么多职工兄弟们每天得在上下班上耗费多长时间呀,怎样才能让兄弟们高高兴兴的走在上下班路上呢?”王剑强每次回到办公室就会想到这个问题。

  为了尽快缩短职工上下班时间,缓解西三盘区辅助运输紧张局面,他在西三盘区投运了猴车,虽然距离不长,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工等车难、耗时长的困难,问题得以解决后,所有的职工兄弟们都表示要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想职工之所想,解职工之所急,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工作业余,王剑强经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为解决队组在安全生产工作上遇到的难题,他经常性地深入基层区队,特别是在今年综采工序强化上,他通过加强对综采队组末采前的技术交底,使得“2•3•5”产能接替规划关键头面W3301工作面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末采。施工撤架通道时,他又结合井下生产情况,采用综采机代替原有掘进机现做主撤通道工艺进行末采及回撤工作,使得一支综采队仅用半个月时间便可完成原来两支掘进队一个月的工程量,大大缩短了人工和耗时,成为晋煤集团首次采用综采机施工撤架通道的技术工艺。

  17年亮剑煤海,收获的是责任,是担当。王剑强却谦虚的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脚下的路还很漫长,任务更艰巨,既然选择了煤矿这个行业,就得义无反顾的前行,因为这些是我的职责、使命和理想。”(珏寒)



本网通讯员:珏 寒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