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张承捷:龙大湾的路(散文)

煤炭资讯网 2018/9/10 10:17:10    散文荟萃
  
 
 
 
 


 
 
 
     从四川威远煤矿中心广场,沿新铺的柏油路,上行一公里外,是一条坡度骤增的简易乡村公路,再往上两三百米,就进入龙大湾地界。龙大湾是典型的穹窿地质结构,左右两山是垂直百米以上的峭壁悬崖,山顶郁郁葱葱,因年代久远山体崩塌,两山前怪石嶙峋,犬牙交错。

 
 
 
 
 
 
 

    龙大湾峡谷树木浓密,谷底是碧绿的龙凼水,山泉从数十米高处直滴龙凼,再和优美婉转的鸟啼声、蝉鸣声汇合形成最佳绝配:清亮、适静、幽深、脱俗。雨季时,霞光映绿,瀑布飞潭,其型甚为壮观……苍翠的松林,淡淡的雾霭,缥缈在峡谷与山间……

 
 
 
     龙大湾左边是九弯十八拐的盘山公路,在浓浓的晨雾中像九天玄女的飘带从高高的密林深处飞舞飘逸而下;右山是一条米五六宽的石梯路,从山顶石坝儿顺谷而下,行至中段石梯突陡犹如天河瀑布倾泻而来。今非昔比,过去龙大湾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手爬岩,而今是石板路、简易公路在山谷两侧遥相呼应,并驾齐驱。

     五十多年前,一个初秋的上午,九岁的二哥带着六岁的我和三岁的妹妹从建利井到黄荆沟看小火车,翻过石坝儿就听见了黄荆沟小火车的汽笛声,我们兴奋地飞奔到了龙大湾。最早下龙大湾的路是从右斜下绕到峡谷对面,再行至手爬岩,下坡的路是用錾子在倾斜石坡上打出只能放下脚的石梯,上下有时都得用手爬,这路在山谷斜下绕一百八十度到了左边龙大湾坡下。
 

   我们顺着小路进入威煤矿区,看见工人叔叔从一井口推着—车车装满煤的车,通过现在的半边街,再到俱乐部坎下,把煤倒进煤仓。沿路左上方有数个解放前修建的护矿碉堡,我们是百样新鲜,边走边看,还游览了玲琅满目的百货大楼,然后到俱乐部石围栏处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小火车。


    初秋的斜阳映照在我们童真兴奋的小脸上,我们看着小火车一会儿装煤,一会儿倒车,一会儿拉着长长的煤车开向远方,后又拖着空车返回……不知不觉太阳偏西,在二哥再三催促下,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近二十里,来时还不觉得,刚走几步,妹妹就走不动了,二哥就背她,没背多远,我又接着背,走几步我又放下,二哥又接着,兄弟俩轮换着背,好不容易到了龙大湾坡下。


    夕阳悄悄躲进了山窝,晚风吹来阵阵清凉,眼看天色变暗,回家的路还有十六七里,我们又累又饿,还要背妹妹,手爬岩、龙大湾的坡怎么上去?我和二哥喘着粗气,暗自着急,妹妹则饿得哇哇直哭……多亏回建利的陈叔叔路过,他问明情况后,从包里拿出花生,给我们兄妹仨每人一把,他抱起妹妹叫我们边走边吃……


    威远煤矿下设几个井:建利、长田、沓水,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龙大湾是必经之路,龙大湾这条路成了总矿与各井联系的扭带,也是这个方向数十里村民到黄荆沟的唯一通道。 
 

    当年建利井供应的烟糖酒、布匹、百货都是由挑夫彭二爷,每天来黄荆沟工矿贸易公司提取货物后,再一挑挑地经过龙大湾挑到建利井供应站;矿长、书记、机关干部平时到各井捡查工作时都徒走步在这条路上;每月建利井工人的工资,都是由我当会计的父亲和同事们来威煤总矿领取后,背着钱,经过龙大湾回到建利井……龙大湾承载着山里人的希翼和梦想。我们经过这条路看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搂接见红卫兵小将的电影,后又是看芒果,又参加批斗大会,或是看“样板戏”……


    直到一天我们来到龙大湾手爬岩时,峡谷对面的灌木丛中响起了“叮珰叮珰”的铁錾声,数月后,我们再次经过那里,刀削峭壁上斜着凿开了一条石径。石径中途打了一个折,形成一个巨大的Z字形。石径正在逐步往上延伸,一年后我经过龙大湾时,人们都改走新路了,这条百多米长的石径路从山崖下贯穿到龙大湾坡上。这是一名威煤退休工人,历经两个寒暑,自备工具,义务修建而成的。当省报记者采访时,老工人说:方便行人,积阴功修来世。记者见他修路动机不纯,调头便走……


    有了新路,峡谷对面手爬岩路已成为历史,这条路虽缩短了路程,但坡度更陡了。 

    记得我刚安家时,我同表哥用滑竿从建利井抬衣柜到黄荆沟,途径龙大湾山崖中那段Z字路时,因滑竿长,倒不了拐,表哥只得跨进滑竿中间两手腕挟紧滑竿,背背着衣柜,我在后方抬着滑竿扶着衣柜,表哥战战兢兢头上冷汗直冒;我手颤脚抖,跟着表哥的频率,小心翼翼,慢慢旋转,这时滑竿后端闯上崖壁,我又重新调整角度,用尽洪荒之力双手将滑竿高高举起旋转着绕过了拐,才摆脱了这极度危险的困境……


    我成家在威煤黄荆沟,父母仍在建利井居住,建利闭井后工人调离,家属大多跟着搬走,后来几乎以乡村尽同,休班时我同妻就带着儿子回家看望父母,我们会买些肉类及日常生活用品带去,返矿上班的时,父母总会让我们带回他们种的蔬菜和喂养的鸡生的蛋,龙大湾的路我们每月都得走上好几次。 

    记得有一年过春节时,我们回家与父母吃了团年飯。妻要加班,饭后便走了,第二天一早母亲为我们去土里砍了一大背蔬菜。在父母催促下,我只好带着儿子返回黃荆沟陪妻。除夕夜下了雨雪,当来到龙大湾时,本来就背着蔬菜,为了儿子的安全,我背着背兜将儿子抱来骑在肩上,一同下山,这段路长年失修,加上雨雪,路又陡又斜又滑,身旁是悬崖峭壁,我每下一步都格外小心,我一只手紧抓着肩上儿子的手,另一只紧爬着路壁,接近最危险的Z形路段时,我每下—步手指都深深地抓进路壁泥土里,我咬紧牙关,拼足全力,在这段路上我再次吓出了人生的冷汗……据说这段路,在下雨天曾经有人摔下了山崖!


    直到一九九六年,由民间集资将这条成千上万人必经之路,做了彻底地改修——路从山下以直线斜上贯通石坝儿。采用就地取材,石板一米五六长,三十多公分宽,沿路削高填凹,路到龙大湾坡下时,上坡路陡到四十多度,甩脱了过去缓减坡度的Z字形。路笔直而上,型若天梯……这条石板路承载了人们多年的愿望和梦想!
 
 
 
 
 
 

     二零一二年春节后,龙大湾峡谷响起了轰隆隆的挖掘机声,人们做梦也不曾想到——会在龙大湾悬崖峭壁间修建公路。挖掘机沿着悬崖峭壁正在开山凿石,轰鸣声敲醒了沉睡亿万年的龙大湾,圆了当地人世世代代的梦。这条公路如一条巨龙,从山上密林深处窜出,啃过悬崖峭壁,进入龙大湾峡谷,调头飞跃落差二三十米的高坎,闯出犬牙交错的乱石区……随山弯沿盘旋飘逸而下,贯穿了威煤矿区公路。
 
 
 
 

    这条乡村公路,赶上国家好政策,村民集资;社会各方人土捐款赞助:太平村党支部书记刘晋阗将家里所有资金投入;他的父母也把一生存款两万一千元全部捐出修路。为修这条公路,大平村村主任罗燕带头多次大额捐款;罗燕的母亲也将丈夫在煤矿工伤死亡的抚恤金捐献出了一部份;除集资外太平村党组成员和村民们还积极参予捐款…… 
 
 


    刘晋阗兄弟仨是公路的发起人,为节省资金,土法上马,他们探林爬崖,自行探勘、设计、施工,开工不到两个多月,贯穿全路,后经无数次修整、平路、挖沟、避水、硬化路面,终于成功地修建成一条能通摩托、三轮、和小型车辆的水泥公路。随着时间推移,龙大湾坡上左则贯穿了威远土店的主干道;右则直通白果场及长沙坝堰尾。
 
 
 
 
 
 

 


 
 
 
 
 

    自龙大湾公路建成后,龙大湾山上的车辆进入黃荊沟路程缩短八九公里。大山深处的人们过去买化肥、卖肥猪,全靠人工挑抬。现在村民用摩托、三轮、或小型车辆跑生意,接送子女上学、放学,省去时间和劳力,繁荣了乡镇市场。龙大湾公路通车后,村民们因地制宜办了养鸡场、养起了山羊、挖了鱼塘、搞起了农家乐,还吸引在外打工的青年刘清白回乡承包荒山:种果木、种药材、养花草、办苗圃;还有美女大学生也回到家乡办起了豪猪养殖和繁殖基地,来龙大湾玩耍的人们和游客络绎不绝,龙大湾公路为宣传威远穹窿,发展威远穹窿旅游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龙大湾公路还在逐渐地完善:加固、拓宽,2017年安装上公路防护栏。公路两旁除天然的林木外还种了花草,栽了红叶树。在龙大湾坡上左右两边栽上了成弯成片的红叶树,红叶树中还插栽了樱桃树和香樟树,这样春天可以赏樱花吃樱桃;秋天观红叶。在红叶树末成林时,红叶树下又栽满了南瓜。南瓜藤漫延在红叶树间,有效地遏制丛生的杂草,南瓜开花结果时,一朵朵金黄色的南瓜花绽放在一片片红叶树丛中,一个个胖嘟嘟的南瓜娃憨睡在绿色的海洋里,秋天南瓜变成金黃,红叶树也染上了霞光!
 
 
 

    龙大湾公路不仅是脱贫制富路,同时是亲近大自然,呼吸清新鲜空气,晨练、休闲、散步、踏青的好地方,也是天然的氧吧。
 

 
 
 
 
 

 
 

 


    特別是夏季,晚饭后人们邀约成群,携家带眷,一路笑语欢歌,沿着威煤的柏油路,悠哉游哉走向龙湾,到了龙大湾,一部份人在峡谷内各自找好地方乘凉或看书、玩手机、吹口琴、拉二胡、吹笛子,或一起吹牛、聊天、戏嘻;大部份人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往上走,观看树木花草,欣赏落日晚霞,爬上坡后,有的从左边继续上行,翻过山岭与威远土店的主干道汇合,再绕向石坝儿,从小路返回龙大湾;多数人向右沿路欣赏龙大湾坡上九座依次排序一山更比一山高的九凤朝阳自然美景,聆听蝉鸣鸟啼,观看蓄水池中的彩色游鱼,直走到龙大湾右边山坳的圆型蓄水边,有的脱下衣裤在池中游泳戏水;有的找地方坐下乘凉;有的拿出乐器和随身音响,大家唱起歌,跳起舞。有时还自发性的来些幽默滑稽小品和在场人们互动联欢。
 

    今天是一男子穿着花裙,头戴沙巾,粉红色乳罩高耸在胸前,他屁股一扭一翘;虎地人群中窜出一戴鬼子帽,挎盒子枪的家伙,他俩一追一躲,在上演日本鬼子追逐花姑娘。口哨声一声紧接一声,怪叫声似“鬼哭狼嗥”,人们拍手叫欢,笑得前仰后合。爱热闹者也情不自禁参与其中,尽情发挥,尽情地发狂发颠,周围的人们也在尽情喧笑、鼓掌、助兴,人欢、山笑、水美,龙大湾峡谷不时传来悠扬的笛子、二胡、口琴声;伴随着归鸟、夏蝉的交响乐,一起回荡在龙大湾的山间和上空!
 

    龙大湾坡上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和鱼塘。镶嵌在这青山绿野之中,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绿宝石,为当地的景致增添无限风光,令人更加神往的是公路边的“五大莲池”,里面不仅养有许多观赏鱼,曾一度成当地人和外地人来观光消暑游泳戏水的好地方。龙大湾境内石壁和怪石都已清理打造了出来,在等待画家和书法家们前来挥毫题词作画。
 

 

   龙大湾公路是人们心目中和故乡游子心中的亮点,凡是到黃荊沟来的人,或是远在他乡的威煤儿女,他们来到黃荆沟首先想到的是:去龙大湾走走 ,去龙大湾看看,看看神秘的高山峻岭,过去无路可登的悬崖峭壁的龙大湾。看看故乡人们是怎样战天斗地,在这高山峻岭,无路可登的悬崖峭壁的天险中,鬼斧神工般的改变了大自然,使天堑变通途,高山变平川,龙大湾公路不仅是太平村的骄傲!是黃荆沟的骄傲!更是故乡人们的骄傲!
 
 
    走在凉风绕绕,清香习习,惬意满满的龙大湾盘山公路上,倾听着松涛轻歌,蝉鸣鸟唱,雨季时的潺潺流水和人们的欢歌笑语,欣赏着旖旎的穹窿风光,欣赏着多姿的花草树木,欣赏着漫步在公路上面带微笑,面带幸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还有那龙大湾秋末初冬时节山间、峡谷招展的红叶,相映的彩林!这些都会给人心中精心拍摄下更加精彩,更加赏心悦目画面,给人一种清新纯天然的美感,给人一种更加临近大自然的亲切感,这将会让更多人们都想亲自来尝试领略一番龙大湾的自然风光! 龙大湾的绮丽风采!

   作者:张承捷,男,川煤威达公司退休职工,初中文化﹐威远县作协会员。获得过全国文学征文优秀奖﹑省级三等奖、市﹑县级二等奖。当代杂志﹑川煤文艺﹑内江文艺﹑沱江文学、逐日文学﹔中国煤炭报﹑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和在省内外一些刊物上发表过作品。


作者:川煤集团威达公司 张承捷      编 辑:肖平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