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围绕“三高”要求 注重智能创新 全力构建集约高效安全生产模式 ——潞安集团李村煤矿打造集约高效现代化矿井之路

煤炭资讯网 2019/1/15 16:34:02    通讯特写
     编者按:岁月如歌,历经千沟万壑;征程豪迈,铸造无限辉煌。2018年12月21日,潞安集团李村矿井项目顺利通过竣工投产验收。12个春夏秋冬,4380个日夜,梦想和汗水在这里交织,辛酸与荣耀在这里共融。12年峥嵘岁月,磨砺出一个现代化矿井的风采;12年雄关漫道,李村矿人在安全、高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旗帜的引领下,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崛起之歌…… 
     李村矿井是山西潞安集团2018年实现竣工投产的新井之一,设计产能300万吨/年。如何在地质条件日趋复杂、高瓦斯的多重挑战下,探索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生产模式,已经成为李村煤矿加快实施“大矿、好矿、强矿”战略,系统推进集约高效矿井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

          “高标准”构建集约高效安全管控模式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安全是煤矿的生命工程,只有本质安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约高效。李村煤矿深入贯彻落实潞安集团“369”大安全管理新体系,通过严抓目标化管理、过程化控制、网络化实施、刚性化考核,推动了安全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
    机制创新保安全。围绕集团“369”大安全管理新体系,李村煤矿积极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结合生产实际,创新制定了本矿的 “369”大安全管理新体系内容和实施细则,并要求各生产业务部门建立本单位的安全评价体系,实现了“369”大安全管理新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使管理体系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大力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全面强化安全质量达标,力争年内进入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行列。
    素质提升要安全。全员安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多年来,李村煤矿在员工队伍中狠抓“三个百分百”达标活动,实现岗位员工 “三个百分百”的全员达标。坚持“培训是职工最大福利”的理念,依托各级培训平台,开展常规培训、多媒体教学、实践操作等多元化教育培训, 实现新上岗员工和转岗员工的100%培训,提升了全员专业安全技术水平。推行队组全程管理,建立队组全员从入井到作业地点、直至交接班出井的一整套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抓好了整个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控。近年来,李村煤矿未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为矿井的集约高效化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作风建设抓安全。矿井建设期间,李村煤矿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干部下井带班制、“三必到三走到”制度以及每月开展“逢零”隐患大排查,特别是坚持把各级干部调查研究、生产指挥、安全管理“三个到现场”,作为抓安全的铁纪。全年副总以上领导下井带班1095人次,发现隐患6100条,科队长“三走到、三必到”1080人次,发现隐患3630条。干部靠前指挥、重心下移,工作作风明显改变。

           “高科技”构建集约高效生产组织模式

   作为刚刚竣工投产的新矿井,潞安集团李村煤矿建设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一座集约高效现代化矿井,在科技创新和系统升级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探索应用一次采全高采煤法。李村煤矿3#煤平均厚度4.76m,1301首采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法,装备一套6.2m一次采全高综采设备。该工作面目前已回采完毕,实现了日产原煤1.5万吨的好成绩。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矿山建设。李村煤矿利用“互联网+”,积极建设“一平台三中心”,建成了压风机房、主排水系统、井下中央变电所等系统的远程集中控制,实现了这些系统的 “无人值守”。同时,创新使用SAC型电液控以及自动化系统,推进工作面的智能化生产,实现从“自动化工作面”向“智能化工作面”升级。
    成功试验沿空留巷技术。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可以实现多回收煤炭资源,少掘巷道,增加瓦斯预抽时间,实现回采工作面Y型通风,有效缓解抽掘采衔接紧张局面。2018年1月-3月在1301运输巷进行了沿空留巷试验100m。通过试验,掌握了沿空留巷工艺和矿压显现特点,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为下一步正式应用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建立适合李村煤矿的安全集约高效生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成功试验水力造穴瓦斯增透技术。该矿在2302进风巷试验成功水力造穴瓦斯增透技术。水力造穴钻孔平均抽采纯量是普通钻孔抽采纯量的7.38倍。利用水力造穴钻孔的万米抽采量为7.18m³/min,而普通钻孔仅有0.94 m³/min。这一技术能够最大限度提升瓦斯抽采效率,目前,已经在井下全面推广。

          “高效率”构建集约高效人才管理模式

   多年来,煤炭企业并没有摆脱粗放型经营的模式,依靠增人出产量、提效益的管理模式似乎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李村煤矿着力构建减人提效的生产模式,逐步探索走出一条用人最少、效率最高的生产组织模式。
   完善“培训-考核-使用”机制。制定明确的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并根据生产实际安排技能培训。将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人才培养列入绩效考核,让更多的技术人才成长为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目前,该矿共有技师15人,高级技师5人,首席技师2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105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超前规划人员定员、定岗工作。积极对全矿在册人员进行摸底统计,并与各单位进行沟通,做好了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科室、一二线队组人员定员定岗工作,超前规划各部门、各队组用人指标分配。
   开展好“三优人才”评选活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优秀管理员工、优秀大学生、优秀技能员工“三优人才”的评选活动。考评分为四部分进行,分别是申报、部门(队组)负责人打分、民主测评及综合考评,同时考评还设立了加分项及否决项。通过“三优人才”的评选,为后备干部选拔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我们围绕‘三高’要求,全力构建集约高效安全生产模式,取得五方面积极成效,一是衔接产量稳定,二是掘进快速高效,三是安全保障可靠,四是成本管控有效,五是队伍一专多能。今后,我们将按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高保障的总要求,高效管理,高端发展,全面打造集约高效李村发展新模式。” 潞安集团李村煤矿工程部部长武立新谈到矿井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本网通讯员:李 宁 毕艳忠      编 辑:肖平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