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忽阳忽阴,“前后打架”的核酸结果问题出在哪儿

煤炭资讯网 2022/5/17 10:48:28    一事一议

  近段时间,深度参与上海市核酸筛查工作的上市公司润达医疗,深陷于一场“假阳风波”中。5月以来,有关该公司旗下核酸检测实验室出具“假阳性”报告的指控一直未绝。先是被涉事实验室检出阳性结果,后来又在方舱或医院复核为阴性结果的市民多达十余人。5月11日,面对舆论质疑与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函,润达医疗发布公告回应称,公司已要求涉事实验室就相关情况启动内部自查,并配合有关部门调查。然而,就在润达医疗宣称的“自查”启动后不久,该公司旗下的另外两家实验室又被曝出核酸检测结果“前后打架”的情况。

  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爆料人提供的截图显示:当地一名市民先后在5月5日、5月6日两次接受核酸采样,检测单位分别是润达医疗旗下两家不同的实验室,没想到得到了“先阳后阴”的诡异结果。据爆料人反映,出现上述情况的居民已有10位,涉及“新华南园大厦”“滨江壹号院”等多个小区。封控防疫期间,“阳性”二字的分量无需多言。核酸检测结果竟然多次自相矛盾,这不得不令人对涉事企业的专业资质有所担忧。对已经被曝出多起“假阳性”事件的润达医疗而言,此事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

  此前,多名受到“假阳性”检测结果影响的市民无奈之下被送入方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前后矛盾的检测结果,同样可能给当事市民带来各种潜在麻烦。公允地讲,医学检测不可能绝对准确,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风险永远存在。但是,不同性质的检测工作有不同的容错标准,检测单位也应以不同的重视程度加以应对。封控防疫期间的核酸筛查,不论对社会还是个人而言都兹事体大。考虑到“假阳性”结果的负面影响,检测单位还需担起职责,全力避免此类情况出现。

  针对检测结果前后不一致、“先阳后阴”的情况,有专家指出:可能的原因包括样本不合格,混检导致的检测敏感性下降,感染早期病毒含量少等多种复杂原因。其中,因检测机构检测水平不过关而导致的样本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全上海只有个别几例“假阳性”,且分散发生在多个检测单位,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同一家公司下属的实验室,短时间内接连被曝出多次检测漏洞,显然不仅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结果。公众难免怀疑:出状况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否存在检测能力和工作态度上的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核酸检测市场的快速发展,让不少医疗企业快速涌入。考虑到各地对核酸检测工作的巨大需求,仅靠公卫系统和公立医院很难包办所有工作,雇用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必然的选择。这时,甄别入场企业的资质水平,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只顾赚钱不顾检测质量,无疑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

  此次涉事的润达医疗,是因核酸检测而“名利双收”的典型代表之一,不仅在上海的核酸检测规模高居全市前三,去年的核酸检测收入还实现了翻倍增长。这样一家规模大、收入高的检测单位连续出现低级错误,公众当然无法接受。对此,不仅涉事公司必须给出令人信服的自查结果,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严格审视涉事公司与下属实验室的运营状态,对确实存在的问题展开问责,从而堵住漏洞风险。

  此前不久,《新华每日电讯》的评论指出:“核酸检测业务量大,也存在利益链条。”这一说法切中了问题要害。从本质上看,当前的核酸检测当然是一项公益性远大于商业性的公共事业,但任何公共事业只要存在交易环节,就难免会形成利益链条。对于核酸检测中的利益链条,政府还应积极发挥公共管理职能,该监管的监管,该斩断的斩断。



作者:杨鑫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编 辑:肖平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