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马宇婷:读反腐纪实书籍《追问》有感

煤炭资讯网 2022/9/30 20:48:44    散文荟萃
     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时,
     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
      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后,
       依然无法追问到自己内心的真实?
      这是反腐纪实文学书《追问》中的题记,作者丁捷在采访完书中涉及的那些曾经的省管以上的中高级官员后,情不自禁发出的感叹。
      《追问》是一部长篇非虚构文学,整本书有十个部分,涉及多名中管和省管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大都曾经是颇为耀眼的成功人士,也几乎都因为反腐风暴而受到党纪处分,有的甚至成为阶下囚。
     “我扒开我的皮囊,刨出我的心肺,晒出我的灵魂,揪出我的过去。”
     “我被‘双规’时,已经具有43年党龄的老党员。”
     “奉承、巴结的人多了,自己开始飘飘然,放松了警惕,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见怪不怪,从看得惯,到自己做的惯,是转眼间的事。”
     “利益一来,人头攒动;利益一去,曲尽人散;以利结盟,四面楚歌;平平淡淡,天长地久。”
      从《危情记》中的副市长,《最后的华尔兹》里昔日的正部级高官,《曾记否》中的美女书记,《无法直立》中的市委副书记,《暗裂》中的高校党委书记,《四海之内》里的交通厅副厅长,《风雅殇》里的文化厅副厅长等等,这些人物或男或女,或正部级,或正副厅级,或在地方党政机关,或在省属事权部门,或在高校,或在国企,起点有别,际遇各异。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他们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大都算是能力超群的精英人物,可一旦拥有了权力,放松了警惕,任由人性中的负面因子疯狂肆虐,其人生结局竟然是如此的彻底归零,到最后《曲终人散》。
      他们的斑斓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其心路历程令人惊悚震惊甚至压抑窒息,他们的结局令人五味杂陈,膛目结舌。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肆无忌惮地践踏一切。《暗裂》中的高校党委书记、双学科教授,回忆到在位的最后几年,自己表面上的朴素谦和,骨子里狂妄、霸道,且耍弄了不少自以为绝顶聪明的官场手段,为所欲为几乎一手遮天。人性的的丑恶会在无人制约的权力下脱缰而出,纵横驰骋,无法无天。
      一套套荒诞的人生逻辑,一种种无常的好恶,一番番怪诞的精神状态,它们纠结在一起,混乱成一团,激愤着你的常情,颠覆着你的常识,涂改着你的常理。当然,整本书让人觉得很真实,看到的不是冰冷的事件,毫无感情的叙述,而是当事人心底的感触和令人震撼、望而生畏的故事。每一位当事人,反思和总结着自己的过往。“后来我还纳闷,哪里来这么大的傻劲呢?现在想通了,这叫正能量,一个人心里头充满了正能量,就会有释放不完的干劲。”仔细想想,书中这些人物都是曾经的社会精英,他们比常人更努力、更克制,更追求完美,他们本可以辉煌成就,可因为行差踏错,走错了方向,最终走向深渊。他们几乎都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腐败“酝酿”,最终用病变的心理,畸形的人格,扭曲的价值观,混乱的生活逻辑,把自己炼成了彻头彻尾的腐败分子。
       遵纪守法没有休止符,锻炼党性是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把握好“为”与“不为”的界限,既要将党纪国法作为行为的“红线”,又要时刻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真正反腐的最终一定是“正能量”,扭转乾坤的一定是大法大德,依纪依法。正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写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使党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也正是这本《追问》提示着我们要一直带着“追问”追下去,人性的善良会被自私和贪婪所覆盖,只有警钟长鸣,只有树牢纪律规矩的“高压线”,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震慑住那些自私和贪婪。
       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时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自觉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筑牢防腐墙,增强“免疫力”,练就硬功夫。无论是面对诱惑还是欲望考验,都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忠诚干净担当本色。

作者:陕煤集团府谷能源公司 马宇婷      编 辑:肖平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